最近
【资料图】
四川甘孜文旅局局长的一句话
冲上了热搜
“谁砸甘孜旅游的锅,
我砸他饭碗”
这引来很多网友点赞
乡村旅游的规范问题
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
热议的话题之一
如今
各地旅游迅速回暖
而乡村旅游已经占了
整个旅游业的半壁江山
但面对如此好的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乡村旅游秩序该如何规范?
如何挖掘乡村旅游的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
由伊利集团冠名播出的
《三农三人谈》邀请了
中国人民大学
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书记
汪凯
做客演播室
并连线了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永
为大家做专业的解读
乡村旅游秩序该如何规范?
一提到乡村旅游,最近几年很火的就是民宿。但是有些民宿不太正规,出现了一些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乡村旅游的规范问题。张永代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今年他带来这方面的什么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永:
一个规范的旅游市场才能让游客走了还想再来。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相比有一些劣势,需要打造的硬件方面主要是:
①交通,包括进村的道路、进村后的停车场、景区里的景观道路。
②乡村接待的服务设施。
③乡村旅游的环卫设施,包括旅游厕所。
④乡村信息服务设施,这是硬件,还包括管理方面等软件。
如果制定的硬件、软件标准完全是千篇一律的,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价值。但是没有标准,市场就乱了。
①要注重标准,但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农村产业基础。
②执行过程中不要走样。
③监管。旅游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这几个方面监管的行业、部门是不一样的。这几个方面的监管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旅游市场也没有执行力很强的硬性规定。所以我们发现问题,就组织商务部门进行培训,来规范操作、行为。
如何挖掘乡村旅游的空间?
目前,我国乡村游市场的整体情况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整个旅游业年均的增长速度是20%左右,其中乡村游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2021年达到8.7亿人次,跟2000年相比增长了55.5%,速度相当可观。
我国整个旅游资源70%在农村,但是30%的人数在农村,70%在城市。我国旅游消费20%在旅游资源70%的乡村,严重不成比例。一方面看是落后,但另一方面它有发展空间。
疫情三年,整个旅游业受到影响,但是没有对乡村游造成打击。因为远处去不了,短距离的乡村游反而有优势了。
疫情好转后,大家都希望多出去玩一玩。那么,万一景区突然来了很多人,接待能力跟不上怎么办?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书记 汪凯:
现在,乡村旅游的复兴和复苏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疫情这三年大家心理的变化,包括前期乡村旅游的基础,对乡村旅游产品、服务的迭代升级期待很多。乡村游一开始是自然生长,现在慢慢向规范化、标准化、差异化、特质化方向发展。
抓旅游工作时,一旦发现有违规经营等问题,还是要让他在生产生活、经营过程、收益、消费者评价和口碑中去感受,这样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改变一些不好的做法。
乡村旅游要抓住本土化和乡土味。本土化很重要,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别的地方的文化拿过来,哪怕复制得再精致都没有可持续性。乡土味是地方“在地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具象表现,让人来过后感觉不虚此行、物超所值。去乡村旅游的人愿意感受“在地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
原住民经营旅游,有可能不是按照特别标准的规范去做。现在我们通过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来做大做强,还要加持资本的力量。市场逻辑就是当地的原住民在运营房子的时候,并不参与经营,只是收点租金,就给一些市场经营者加持了。还有一些通过乡村旅游的带动,通过他们的二代甚至是学习能力强的合伙人思维也自动加持成为经营者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永:
乡村旅游在旅游景点、住宿、饮食方面,一定要进乡。和城里雷同就没有意义了,不能一味地复制。
现在乡村旅游也在评定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两星级,但是它对环境设施的要求与城里酒店肯定是有差异的,有不同的标准。
四川省内江市在这方面的规定:
①交通的便利性。乡村没有好的或硬化的公路是不达标的。
②要有一定的面积、接待能力。
③服务要达到星级。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我也参与了国家乡村旅游标准的制定。我主张宜粗不宜细,只管好几个关键指标就行了。
这样的乡村游有含金量:
①可达性。交通便利,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发展得快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城市的人口方便覆盖。
②安全性。
③差异性。别的地方没有的话,就是独特的。
告别门票收入后,
景区将如何发展?
眼下,乡村旅游不再主要依赖门票,这条路行得通吗?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书记 汪凯:
现在的乡村旅游完全靠门票或主要依赖门票,已经走不通了。所以,经过科学谋划、研判,我们在2022年的元旦一举向门票经济说再见,为经济、旅游的复苏做好相关准备。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以徽州古城为例,疫情前经济比较好的年份,一般情况下都有20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2021年疫情期间不到100万元。但是今年1月10日的“徽文化·大地艺术季”正式启动以来,算到正月十五,我们挣了700多万元。如果讲大的旅游概念,可能就是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交易。
旅游复苏后也不会再把门票恢复起来,因为我们在试点中从丰富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方面,已经有切身的获得,而且超乎想象。
乡村景点要想“出圈”,
文化先要“出彩”
怎么把传统的文化融入乡村游,让大家觉得更有新意?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书记 汪凯:
我们成功地作出了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文化加文创。
上面这条鱼叫“汪满田鱼灯”,下面这条鱼叫“瞻淇鱼灯”,它是歙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把它从徽文化中抠出来,活化、转化、利用,做成产品,现在已经做成了商品,在线上、线下可购、可玩。挂在房顶上,竖着、站着都可以。我们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打造不同的场景,来吸引更多游客到歙县来。
怎样避免整齐划一地开发古街,让大家觉得到处都差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有一个方法叫“加减除乘”法。“加”就是把当地所有的文化都摆出来。“减”就是做减法,减到最后剩一个最心疼的就不减了。“除”就是“洗练”,加工的意思,要讲故事。最后放大,就是“活化”。一个城市、一个乡村,把它独一无二地放大,就不存在同质化了。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书记 汪凯:
我们现在围绕年轻人或特定的群体,用山、水、村、业,植入大家喜闻乐见的新业态,推出大家喜欢的新产品,就能真正地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来实现村富民强、景美人和。旅游不仅富民,也富县。
各地在热衷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
也应该好好想一想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怎样规避劣势
更好地发扬优势?
旅游是需要体验的
每一位游客都是旅游的品鉴官
在当下旅游业回暖的背景下
更需要练好内功、做好推广
才能真正抓住乡村旅游的复振机遇
记者|吴婷、王程兴
摄像丨刘树文、梁贵权、常瑞民
编辑、视频剪辑|曹梦媛
海报|贺臣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
标签: